给小河做体检是啥感觉?6月3日,来自东莞各镇街(园区)的数十个家庭,在环保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石鼓污水厂处理厂参与“我为小河做体检”环保实践活动,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环境日。
参与活动的大小朋友在体验污水取样、观察、记录等水质监测环节的同时,也了解到,东莞正在全面提升污水处理标准,以促进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来自东莞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城市空气质量整体好转,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主要江河水质基本符合相应功能区阶段目标。
可以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碧水蓝天正在东莞加速回归,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新常态。
眼下,东莞正在全面力争打赢治水攻坚战,并已形成全民参与之势。正如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所言,东莞高度重视水污染治理工作,正在全力以赴推进截污治污,加强跨镇街河流流域治理,将结合城市升级做好水文章,真正还水于民,以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2016年,东莞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在22—203,达标天数为319天,同比增加12天,达标天数比例为87.2%,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PM2.5年平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
这几年空气质量的持续好转,是老百姓有目共睹的。相比之下,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东莞市环保工作的突出短板。
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东莞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或者优于Ⅲ类)为40.0%,Ⅳ类水体比例为20.0%,劣Ⅴ类水体比例为40.0%。与2015年相比,水濂山、白坑、松山湖、马尾和同沙水库水质有所好转,莲花山、五点梅和芦花坑水库水质平稳。
水污染防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关系到东莞能否在更高起点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根基。为此,2016年底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确定为东莞市更高水平发展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并将今年新建成50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确定今年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决心之大,立意之高,行动之快,可见东莞对于打赢这场治水攻坚战、早日还水于民的重视程度。
2003年以来,东莞以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和东莞运河整治为重点,掀起了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大幕,先后建成37家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258.5万吨/日)和1500公里的截污管网,取得初步遏制水环境恶化趋势的阶段成效。但全市水环境质量尚未得到明显改善。
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堪称水环境治理的“硬骨头”。根据东莞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目标,到2018年年底前新建截污管网不少于1800公里,争取新建管网达到2500公里;到2020年再新建500公里以上管网,基本实现全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在东莞市主要领导看来,水环境治理是民生大事,要从截污、清淤、活源、修复等方面系统推进。重点难点是截污,截不了污,其他工作无从谈起。对于东莞而言,突出问题就在于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进展缓慢,必须分解项目包、明确时间进度和责任人,以超常规力度推进。
2月17日下午,东莞市委小会议室,一场特殊的约谈会正在进行。
约谈人是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被约谈对象则是来自道滘、沙田、长安、黄江、石龙、横沥、东坑7个镇的镇委书记(镇长),约谈的主题就是各地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进度问题。
在副市长喻丽君通报全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情况及被约谈镇存在的问题,7个镇街作了书面检讨发言后,吕业升说:“各级各部门尤其是被约谈的镇,千万不可低估市委、市政府治理水污染的决心。”
“镇街不论有多少客观理由,都必须认识到,时间对大家都是公平的,但结果却有不同,归根到底还是重视不够、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措施不力。”
“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研究、靠前指挥、统筹推进;分管领导要明晰责任,协调推动;直接负责的同志要集中精力、高度负责,扎实抓好具体工作落实。”
言者情真意切、有的放矢,闻者痛定思痛、立行立改。这场约谈,既是对7个被约谈镇的鞭策,也是对所有镇街的警示。
面对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的“硬指标”“死任务”,东莞把狠抓“落实责任”作为核心。为落实截污管网建设任务,东莞建立起每月工作排名,接受社会监督,定时组织约谈、有奖有惩、严格问责一整套工作机制,推动了各级领导干部形成“功成必定在我”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将治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据笔者所知,为强化治水责任落实,东莞市建立起由市委、市人大常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负责挂钩督导镇(街道、园区)水污染治理的工作制度,按照每月一督的工作要求,采取实地调研和座谈协调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督导。
上下同欲者胜。市领导挂镇督导制度的实施,营造了上下共治、全民治水的良好工作氛围,有利于高效解决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进一步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此外,市环保局安排6个督导组,由局领导带队分片常年、定期对各镇街开展督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由东莞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全面落实考核奖惩制度。将水污染治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治污工作中表现突出、治污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对有功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工作不认真而导致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任务不能如期完成,对镇(街道、园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问责,因上述原因导致2020年水质目标考核不能达标的,由纪检监察、环保等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此外,在治水过程中,东莞坚持大胆创新,树立“治理环境、经营城市”的理念,不仅拓展了治污思路,而且促进了城市发展升级。通过坚持“把环境治理作为环保产业推进”“用市场的办法做好经营的事情”的策略,东莞在治水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建设融资的难题,而且推动了当地环保等产业的新发展。
有了全市层面强有力的科学统筹指挥,水污染治理各项工作正在东莞各镇街(园区)热火朝天地全面铺开。
在万江,当地要在原有98.6公里管网的基础上,未来四年再新建144公里截污次支管网。144公里的建设任务,在全市范围来看都算是大“体量”,而且绝大部分要在2018年前完成。由于毗邻中心城区,万江管网建设面临的建筑拆迁、管线迁改、居民协调等任务,也异常艰巨。
为此,在污水治理设施工程指挥部的基础上,万江按地理区域设置5处现场工程指挥部,每处现场指挥部由一名街道办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指挥。
在樟木头,当地对截污次支管网项目开设“绿色通道”,采取并联审批、优先安排、交叉进行等方式加快审批进度,审批时间缩减了30%以上。
樟木头镇第一批次支管网(2014-2016年)工程分6个标段同时施工,形成时效竞争和资源共享,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于去年11月底完工,工程总长38.7公里,比原计划增加了6.7公里,工期却缩短了35天。今年4月21日,该工程通过验收,又比原计划提前了30多天。至此,樟木头镇第一批次(2014—2016)截污次支管网建设任务全部完工,长度排名全市第二、进度排名全市第一。
水生态环境的长远改善,最终离不开全民参与的共同守护。据东莞市环保局介绍,从2017年起,东莞将在每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启动开展环境文化节活动。配合东莞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部署,今年首届东莞市环境文化节活动的主题为“水·生命之源”。在接下来两三个月时间,全市将组织策划十场竞赛、十场讲座、百次展览、百次活动。
东莞市环保局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更多东莞老百姓能够感受到治水的重要性,引导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东莞治水的行动当中来,真正形成全民参与治水、全民守护水环境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